蚕,一点一点地啃食着桑叶,它也许在咀嚼生活的真味。—题记
暮色四合,桌脚一边的QQ提示音嘀嘀地响着,耐不住好奇点开,却是好友在群里发来的一个标点符号罢了。
我再一次困惑,这是第几次了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语言的交流变得如此枯燥与无力,如此乏味与直白呢?图片,标点符号,简短的几个字代替了原本的交流方式。难道,真的就没有人提出反对与抵制吗?若是一直如此,那这样苍白的语言,又能吸引我们什么呢?
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手机已成为了我们的必需品,变成了我们时时刻刻关注的东西。有数据显示:每个人平均每6分钟就会查看一次手机。
无论是在街道上,商店里还是公交车上,人们的手中都紧紧握着手机,所浮现的情景也是不停的刷微博,聊微信,打游戏……手机,是我们成为了“低头族”。
很多低头族在刷手机时,美名其曰的说:“我在利用碎片化时间呢!”但实际上,这与浪费时间没什么区别—更多的时候,他们所关注的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碎片化时间。
在一天大约8小时的工作学习之外,并没有太多人利用剩下的时间使自己学到点什么,反而是集体患上了“微信微博依赖症和拖延症”—刷完这条微博再吃饭,看完这条朋友圈再工作……
久而久之,碎片化的时间把我们曾经大块的时间切割成了小块的时间。
网上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办20元的流量,既可以了解世界的动态,而我一年的工资,才够我去邻国晒晒太阳。”了解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读书吧,更能使我们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更可怕的是,我们的注意力到哪儿去了?
要写作业时,QQ突然有信息,进去聊一会儿!15分钟后,兴致极好地出来,微信又有朋友约一起吃午饭,约定好时间地点,10分钟后准备出门……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这么浪费了。回头再看,作业依旧一字未动,空空如也。
飞速的时间流失过后,我们又真正得到了什么呢?
不,什么也没有。
细细咀嚼生活的真味,才能懂得珍惜。却不是一味沉浸在网络虚拟的时空里。
咀嚼生活的真味,珍惜世界的给予。
少年,请关掉你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