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中,总会有那个充满爱的笑脸,伴随我跨过岁月,带我感受那浓重的诗韵。
那是我三四岁的时候,妈妈决定给我念诗。每天,妈妈都愿意花一下午的时间,耐心地在我面前念诗。只见她盘着腿,手捧《唐诗三百首》,富有诗韵地念着诗,眼中闪现着怀念的光芒。她的双眼盯在书上,但还是不时地向我这边看。而我只是坐在那,似懂非懂地听着,眼神四处迷离,想着自己的心事。
一次,妈妈问我:“儿子,你知道这首《赋得原上草送别》是什么感情的事吗?“我摇了摇头。这是作者离别朋友时写的诗,是不是十分悲凉呀?”只见她在说话的时候,笑脸盈盈地看着我,让我静下心来,品味作者的感情。等我大了一点,母亲又开始给我讲《论语》。这次,在听妈妈念的时候,我发现,妈妈读的都是一些人生道理。“儿子。“妈妈对我说:”这本书的名字叫《论语》,它记载着儒家的思想。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学东西要反复复习;远方的朋友来了,应该高兴;不为人知,不应该生气。以后你要按照这样的行为做下去,别人就会欣赏你了!“我从她温柔的话语中,品出了做人的道理,至今记忆犹新。
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对我的诗韵引导:“‘北风卷地白草折’的场面在北京,已是很难见到。像我们小的时候,这样的场面,到冬天就有。每当那时,我就回想起这首诗,和诗中无限的韵味和情感,心中便产生了对诗的喜爱。那种感觉,是一种特殊的,难以言表的感受。”我的脑海中在默默地交换着各种诗句。鸟语花香、壮志未酬、烦恼苦闷、静谧深林……我在一点一点地品味读诗的韵味,好像我也有了那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
再回想妈妈的念诗声,长音、短音、抑扬顿挫……这一切都在我的脑海中写下可深刻的一笔,都在带我跨入诗海。此刻,诗韵在我周围飘动着,我感受到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感谢妈妈带我进入了诗的殿堂,让我领略到了诗的韵味的那一股浓重的文化气息。我爱你,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