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凝结着深青色的云,当那颗至柔至美的小水滴跳到你的鼻梁上,你是不是会惊讶它的到来?是否会嗅到过去的味道?
雨,那一颗颗平凡的小水珠,曾凝聚着人们多少情思?我们能感受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清新,空气中弥漫的小雨滴令人心旷神怡,山间美好的生活令人向往。我们能听到“梧桐更兼细雨”中的哭泣,那细雨中散发的凄苦愁思使人黯然神伤。不知从何时起,古人们对雨情有独钟,小小的雨滴里蕴藏着超越本身的连接千里的巨大意义,是人们赋予了它意义,而如今又是人们剥夺了它的意义。
暑假中,有幸到苏州园林中一游。在拙政园中有个小阁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占地很小,阁子里只放一桌一凳,四周都是窗户,它有个梦幻般的名字“听雨阁”。想来主任闲暇之余便会独自来这小阁,带上一壶酒,望着窗外密密交织的雨丝,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将情致放得很远很远……
这样的心境着实让人赞叹,但放到我们身上怕是浪费。这不,天空星星点点落下几滴雨,楼下领居家的孩子可是乐了,急忙往外面跑,全然不顾爸爸妈妈的叫喊,一路笑,一路跑,引得路人发呆,而这触得我内心微微颤抖。他在往哪里跑?他在笑些什么?他和雨有什么好玩的?我不知道,也许是一股出自内心的狂喜支配了他,一股对雨本身的“热爱”,浓烈而又鲜艳。
行走在世间,最让我感到雨意绵绵的大概只有清明时节了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真是神来之笔,清明这天的雨一下子就有味了,流传千古。
行走,所有的人都行走在这世间大道上。于雨,人们早就已经习以为常。雨成了最客观自然却又是最远的存在。美味佳肴多了,充斥着人们口鼻的香气盖过了雨的清新。汽车放肆的喧嚣淹没了雨的淅沥。除了孩子,长大成人的我们有多少还对雨有这般爱?
伞,汽车,楼房将我们和雨分开,谁能听到雨的哭泣?
雨渐渐淡了,人们渐渐忘了。那连接过去的雨丝的味道正逐渐消失在心底,而人们是麻木的,听不到雨的哭泣--最具表现形式的哭泣,我们还能听到谁在世界一角的呜咽?
在繁荣的现在,在成人的世界,在摩登的大楼里,我们和雨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