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历史长河之中,泱泱华夏大国之间,有无数文人志士为中华之崛起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自五四运动以来,至今已有近百年时期了,在这将近一百年的时期之间,磨灭的是历史的印记,永不湮灭的是灵魂深处的记忆。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然而这句话并没有在五四运动领袖人物陈独秀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少时的陈独秀天资聪颖,却极其贪玩,其性子又是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无论他的外祖父怎么打骂他,他都坚决不掉一滴泪。于是气得他外祖父破口大骂;“你将来一定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大坏蛋!”果不其然,长大后的陈独秀游手好闲,一无是处。随着出国留学的兴起,陈独秀出国了。
学成归国的他,已不再是那个整天只知吃喝玩乐的陈独秀了。刚归国的他,正赶上中国旧民主主义结束时期,一切处于一片萧条之中,百废待兴。看着中国死气沉沉的现状,陈独秀下定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来振救自己的祖国。当时的知识青年,大多都沐浴过西方国家的阳光,饱受发达国家的风雨,胸怀雄心壮志,想要归国建设自己的国家。陈独秀很快就招募了这样一批有志之士,并创办了当时第一份青年报刊《新青年》。新青年的出现,为当时在道路山迷失方向的人点亮了一盏明灯。西风独秀引神州,《新青年》的出现,让身处黑暗的人看到了一丝曙光。
百无一用是书生,在战争年代,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更显渺小。然而正是这样一群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文人,将手中紧握的笔杆子,化成了一道道尖锐的利剑,激起了国人沉睡的意识,唤起了国人爱国情怀,书写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虽千万人吾往矣,即使是舍去生命,也勇往直前,在所不惜。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乏的时代精神。五四精神,不仅仅是青年精神,更是一种爱国情怀。像那些奋斗在五四时代的文人一样,作为学生的我们,紧握手中的笔杆,书写时代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