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你好!
伴随着闹钟的响起,睁开眼,我便看到了微暖的阳光。同往常一样,我起床后第一件事不是洗漱,而是站在阳台上面向升起的太阳,安静地站上一分钟,似乎这样才能把这一天燃起希望。
这是与往常不一样的一天。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内心燃起了一点点的骄傲,这是我第一天被冠以“志愿者”的身份,去帮助别人,有小小的激动!想到这个社会给了这个身份诸多的崇敬,而我如今也成了其中的一份子。
在辽宁省图书馆集合,登记,坐时会议室。先是残联的秘书长给我们上课,让我们接受的手语的训练,那一刻起打破我对志愿活动的期待。他讲了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这些称谓,介绍这这些是根据传统的家庭地位,由大拇指、拇指、中指等表示出来的动作。又讲了怎么用手指展示出26个字母。惭惭地我感受到了手语的神奇,感受到了在聋哑人的世界里,仅仅用十根手指把在身上不同的地方比划就可以完成对话,更充满了兴趣。我认真的跟着老师学做每一个动作,并在心里一遍遍地重复,竟发现自己有点爱上了这门语言,不同于英语和语文的一门语言。
老师耐心地讲解着手语语法。例如“好久不见,你好吗?忙吗?”他们会这样比划“你我/很久没有/见/你好/忙?”老师说他们的思想特别简单,就是所看到的词汇的罗列,而每个词汇是对生活事物特点的细致的观察。就如同那句话所说“这个世界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想对那些聋哑人来说,他们的眼睛永远是能发现美的眼睛。
老师还拿中央新闻手语翻译举例,说那些翻译的手语,聋哑人并不懂,在与聋哑人之间沟通还需要用表情“笑、惊恐……”,演员所刻意表达的他们天生就有。所以老师就说:“手语是真实的语言。”老师从聋哑人对传统人地位的认知、从他们对发现生活美的态度、从他们对世界观察的思考来讲的这节课,最后呼吁对手语文化机制的建设,对聋哑人公平的待遇争取,鼓励我们当代大学生从专业知识对手语的补充和对聋哑人尊敬的态度而讲的课。这时我才发现,这节课真正的目的不是我学到多少的手语文化,而是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残疾人办所能及地做出贡献。
在回来的时候我没有选择公交、有轨电车的交通工具,而是跑了四公里回到学校。在其间发现,身边的社会太过于复杂,人际交往也过于复杂,当我们选择像聋哑人那样来对待世界,就会格外的轻松,哪怕一周就享受这样的一天,一个月就享受这样的一天,就不会缺少对这个世界的爱。
每次帮助别人叫帮助,而这次所谓的志愿者活动反而是帮到了自己,给了自己太多的感悟。忽然理解了武老师多次让我把语言简单化,写生活中平凡的事的含义。
不是每天过得充实才叫精致,其实把生活过得简单也叫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