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每一天是怎样度过的?早上6点被闹钟叫醒,收拾停当,由父母送去学校。上了一天课,回到家做作业,偶尔开个小差,去社交网站上和同学聊聊天,写完作业,再看会儿手机,实在困到不行,洗洗睡觉。
这就是我,一个中学生最平常的生活。
自从妈妈给我买了手机,我似乎已经很久没有像以前一样,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去看一本纸质书。很多次,刚看了几页书,就又会拿起手机。我们已经不能想象,作为一个生活在大都市的人,有一天突然离开了互联网,没了那些让我们了解更多信息的产品,生活会变成什么样。我们早已习惯了通过智能手机,随时用各种社交软件看看同学的近况,用一个小小的软件看看那道数学题怎么做,喜欢看的电视剧有没有更新,去当当网看看老师推荐的书目……
人人都是媒体,信息不断被传递,复制,加强。彼此的联系通过复制和强化变得越来越强。这推动了互联网的生长,满足了每一个网民和世界同步的渴望。
我们大多数耳朵上挂着耳机,一个下午不看同学群信息就会堆积了几百条。我们的时间安排和生活被网络与技术碎片化。没有整块的时间来集中注意力去做某件事,甚至一段时间只是发呆,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都成了奢望。
我们的知识结构被搜索引擎碎片化。提笔忘字的经历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各种输入法使我们的电脑输入几乎完全取代了手写。一遇到问题,先找度娘。我们已经失去了对知识储存的渴望和本领。我们查询的是答案,而不是智慧。
我们的人际交往正在被通讯工具碎片化。同学住在各个区,平时在微信上和他们打个招呼很方便。但正是这种通讯软件的便捷,有时我都懒得走出房间跟在客厅里的妈妈说一句“我作业写完了。”微信里,我有好几个群,可它们基本都处于休眠状态。
这样一个世界里,我们的思维方式越来越呈现出碎片性,除了立即、持续不断地自我满足外,没有任何事情值得持续投入,永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