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校友,很爱思考,天文界、物理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几乎都有关注与思考,但他每次考试的语文分数很低。原因在于他不爱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虽勤思考,但不愿多动笔,他的书写速度就很慢,试卷上的题目往往做不完。他好像就是《论语》中所说的“思而不学则殆”。
学生以学为生。学习是头等大事,是人生道路的奠基石。荀子于《师说》中提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解除疑惑的根本在于学习。《孟子·告子》中提到弈秋教两名学生学习棋艺。一人专心致志学,另一人则不认真学,尽在脑中思考鸿鹄将至,胡思乱想,学习结果当然有天壤之别。
学与思相辅相成,学是思的前提与根本。
学习可以促进我们思考,解除疑惑,提升水平与能力。学然后知不足,更进一步促进我们对问题深入思考,不浅尝辄止,养成思考习惯。牛顿曾学习大量前人的知识精华,进而根据生活实际深入思考,提出理论猜想,最终进行探究验证。若非学,他如何提出自己的观点?理论看法根本不会凭空冒出。在这个方面,我也有切身体会。我随身携带便签纸,时时记录以前从未听过的锦言妙句或可引以为鉴的错误观点。久而久之,我形成了知识小宝库与自己的易错题生疏点积累本。记得有一次语文试卷所出现的成语恰好是自己以前看到过,并查过字典,在便签纸上写过的。
孔子在与子路探讨品德与学习时曾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这些话告诉我们,无论是何种性格的人,学习都有利于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能帮助我们避开性格中的弊端,进而使我们的人格完善起来。
因此,我认为面对艰巨的学习任务,我们应更主动学习,虚怀若谷地请教,同时注重方法,记得要“学而时习之”。具体说来,不忘学思结合,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不断取得进步,拒绝成为鲁迅先生所批评的“书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