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四年级时,父母商量着给我选学一门乐器。我想都没想就选了小提琴——并不是我想拉小提琴,我只是好奇,想看看四根弦怎么能发出那么多、那么动听的声音。
确定了乐器,父母便着手找老师。我姑爹给我推荐了一位姓万的老师,不仅小提琴拉的很好,一手二胡更是远近闻名,我表妹正在那儿学二胡。
第一次上课,还没进门,一首悠扬的乐曲飘进我的耳朵,好欢快、热情的乐曲,我的身体不禁想要随着音乐舞动起来……
一曲终了,正在我意犹未尽的时候。一个身材不算高大的老人突然站在了我的面前。这人一头艺术家洒脱的发型,脸上有着和蔼的笑意。眼睛炯炯有神,两鬓斑白,活像金庸笔下的周伯通,古灵精怪的样子——一定是个有趣的老头,我想。“你好,你是来我这里学小提琴的吧?我是万老师!”顿时,我就喜欢上了这个与众不同的老师。我对小提琴的兴趣油然而生。随后的基础练习我掌握得很快。
在掌握基本的弓法和指法后,万老师便开始讲每一首曲子背后的故事,他让我们根据故事领悟拉曲子的方法。他讲《白毛女》的时候,每一个音节他都能解释出相应的含义。凄凉的音节,他解释成这是喜儿被抓走的时候;而激烈又紧张的部分,则是村民们齐心合力救出喜儿的时候。说到这儿,他再次被周伯通附体,手脚夸张地挥舞起来,脸色通红,嘴里不停的唱着这几个小节,好像真的要去救喜儿了一样。听他讲完,我们个个灵感大发,拉得格外好,他就笑眯眯地直点头。
《梁祝》的最后一小节,是我一直无法拉出意境的部分,为了能使我准确地体味“渐弱”和“渐强”所体现的不同意境,他描述了这样一个场面:霞光满天,蝴蝶渐远,慢慢地,慢慢地,只见天地相连……说着,手变成了蝴蝶状,越飞越远。终于,我的琴声中有了青山绿水间蝴蝶翩翩起舞的感觉,万老师高兴地给我打上了“94分”。
万老师不仅讲课有趣,他对课余训练的要求也很严格。“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常常被他挂在口头。为了督促我们的练习,他的“万氏格言”张口就来:“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老师知道;三天不练,地球人都知道”、“学琴不练琴,结果等于零”、“勤勤恳恳练琴,踏踏实实做人”……正是有了这些话,我懂得付出一份努力,一份收获的道理。
万老师授课有方,说理巧妙,活泼有趣。他不仅教会了我学习之法,还教给我做人之理,是我最欣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