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一词常见于上世纪8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文献中,其含义,一目了然,指原本完整的事物散落成碎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碎片化”这种生活趋势越来越成为主流,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的确,碎片化生活给我们现代人提供极大程度的便利。碎片化购物,帮助我们节省时间;碎片化阅读,帮我们了解最新资讯;碎片化信息,让我们各取所需……在这一切便利的背后,遇上碎片化生活,我们似乎失去了些什么:那是思考空间与文化。
你曾有多久没有好好静下来去读一本书了?每天花个五至十分钟,对自己喜爱的书只有匆匆一瞥,剩下的时间都泡在手机上,各种信息的提示音不绝于耳。在高度繁忙与碎片化的生活中,书本中的美好在我们脑海中不能长期停留,而我们似乎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深刻思考、感悟与体会书本和生活。你是否有观察过中国的咖啡馆?有谁在咖啡馆静静地看着书,呆了一个午后?而且就咖啡馆而言,除了那些星巴克、上岛那些产业化的“殖民者”,一些小资、供人们休息的平价咖啡馆在这个繁忙的社会几乎没有立足之地。而在星巴克、上岛等诸如此类的地方,也大多像饭馆一样嘈杂。碎片化的生活使人民浮躁,而静不下心来。龙应台曾在给儿子的家书中提到:思想需要经验的积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积累、沉淀、宁静关照,哪一样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对比欧洲,咖啡馆是“诗人的写作间”、“艺术家的起居室”、“智慧的学堂”。巴黎的“花神”咖啡馆是西蒙﹒波伏娃逗留的书房,塞纳河畔的DeuxMagots是超现实主义派和存在主义哲学家逗留的地方,而由此形成著名的“左岸咖啡文化”,并流传了二百多年。由此对比,中国碎片化生活的发展趋势确实令人担忧。也许是我过于理想主义,现在的中国分秒必争,效率至上地发展经济,这样坚硬的土壤,如何长出效率之外的东西呢?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不仅是寻找那个淹没在高楼大厦中的自我,更是了解多元文化的极佳方式。可是,碎片式的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是碎片化的旅行。带来大多功利性和目的性,唯独缺少的是思考和文化的碰撞。因为没时间做攻略而草草报个旅行团了事,然后任由旅行团像梳理考纲重点一般地去前往每一个名胜古迹,拍张照片,完成打卡,大概一辈子不会再来第二次?当然,我不是批判这种做法,而是觉得惋惜。遇上碎片化生活,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世界关,想要“一口吃成胖子”,却不懂得慢慢品味生活,思考其背后的文化。举个例子,法国卢浮宫,蒙娜丽莎的微笑前,人满为患。而这些人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高举着手机的人,大多是中国旅客,拍到照片后立刻返回。而另一种,是静静观赏,久久不离去的,仔细寻找着达芬奇笔法之精妙之处。我并不是崇洋媚外,贬低自己人的意思,只是想问那张在手机中的游客照能保存多久?或日后,你会不会偶然想起它,回忆起旅行所带给你的真正精神收获?
碎片化生活与我们而言,有益亦有坏,它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无法改变。但对于碎片化生活中渐渐淡去的思考与文华,我们得想方设法保留。遇上碎片化生活,带给人们的是便捷,但更多的是挑战,如何让思想文化之泉源源不断,细水长流。这是我们应该孜孜不倦探索和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