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的清晨,天微微亮,我打开窗户,瞬间一股清香闯了进来。我伸懒腰,回味这好闻的“不速之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赶紧穿好衣服,寻着香味走到厨房,只见爸妈手上沾满糯米,砧板上整齐地摆放着一个个绿色锥体,浑身鼓鼓囊囊,还系着红线,旁边的水桶里泡着绿油油的新鲜粽叶。我恍然,原来刚才香味是粽叶发出来的。看到粽子,我就想到了诗人屈原,传说老百姓为了不让江中的鱼儿啃食投江的他,发明了粽子,并将其撒入汨罗江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吃粽子演变成端午习俗。
看着爸妈包粽子的忙碌景象,我奇怪地想包粽子有这么繁琐吗?不就是把粽叶裹成三角形,然后再加点糯米和配料吗?可能是因为我家的粽子种类比较多,爸爸是南方人,习惯吃鲜肉粽子;妈妈虽然也是南方人,但是喜欢吃甜粽子;我因为从小生活在北京,特别喜欢吃豆沙粽。
我向妈妈请求加入他们忙碌的队伍中。我撸起袖子,捡了一条品相完好的粽叶,先做成漏斗状,再填上糯米豆沙,却发现下方坍塌,已经漏了。原来“漏斗”的底部已经开口,我手忙脚乱地用手去接,扯粽叶兜住,却发现顾此失彼,一番折腾下来,粽叶已经被我折磨破了,我瘫坐在椅子上,十分沮丧。妈妈看见我的样子,连忙安慰:粽子不一定是三角形的,只要能包住,什么形状都可以。我一听乐了,这样也行?于是我像叠被子一样,把糯米豆沙捆起来,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捆”了五个,足够填饱我的肚子了。
我晃去看蒸锅里爸妈的杰作,发现我爸妈果然也水平有限,粽子包的大一个小一个,角落里还有一个乱叠的粽叶包,那指定是弟弟干的。算了,好不好看不重要,就等着看好不好吃了。约莫过了十五分钟,粽子出锅了。我忙用手抓自己的“被子”粽子,不曾想却被热气吓退,只能使用工具筷子,尝完一口,不出意外的美味,果然是珍惜自己的劳动果实。饭后,我们还一起做香囊、插艾叶,做简易的龙舟模型,玩得不亦乐乎。
我耳边又回荡起了那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烙印,在越来越传统和越来越现代的中国,端午节是我们共同的生活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