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个好玩的地方作文
真正能够走进周庄的,能有几人?
要到周庄的人,总是按捺不住内心的迫切心情,早早幻想着那片水意漫漾的世界。周庄的水,应清得让人想象不出那是水,从每家每户房前屋后流过。周庄的房屋、墙基是石头的,长满葱郁的青苔,屋顶上散盖着江南灰色的小瓦,细雨飘洒,泛起淡淡的青光。持家的妇人,用竹棍撑起宽大的木窗,弯着腰趴在窗台上,垂下手就能就着河水濯衣,洗菜。如果是在微暖的春天,会有一两尾小鱼探出来,弄出咋咋喋喋吃水的声音,迷晕了妇人的眼和耳朵,这且不算,遇到下雨的天气,清亮的水滴从屋檐上滚落,妇人的眼中就早早布满了忧郁的影子,那影子总是外出做活的丈夫。年老的妇媪,靠着窗台缝补衣服,举头一看,对面就是同样坐在窗台边的老伴,一下子话就多了,陈年旧事家常琐碎被扯成细细的流水,从两窗间缓缓流过。老翁该干什么呢?周庄的老翁该干什么呢?他们最惬意的休闲自然应该是当窗品茗赏景,口中茶香幽幽,窗外水声叮咚。有时对岸正坐着老友,年轻时的强悍与风流刹那间滚过窄窄的河面,令双方相视而笑—周庄的水应该有这样的功能:隔出人与人的距离,却又要连结起人与人的距离。
现实的周庄有水,有参差不齐的石子房,还有桥,有路。石子路傍河而建,与流水相依相伴,石桥跨河而坐,坚固而冷静,使虚幻的周庄一下子显得实在,笃厚。人,只有踏在坚实的路上才觉得踏实,出门离家坐在船上时间长了,就使人显得慌张。
周庄的桥和路并没有使周庄消退它水乡之都的美誉,相反,它提供了人们奔波劳碌赖以为用的基础,它使周庄的水意不再如空中的鸿毛。
到了周庄,才发现周庄竟有些懒散。懒散的房屋,懒散的石桥,还有懒散的流水,熏熏然穿过街而过。在周庄谁都不疾步向前冲,那地上随意躺着小石子,常常纠缠你的脚。在周庄的小街上慢慢地踱着步,是一种享受,高低不平的印石不停地摩擦着脚板,痒痒的,无法言说的舒畅油然而生,但如迫不及待想踏遍周庄,双脚毛躁,只管不停地动,那一路颠簸。就是再健硕的脚板,也不免酸疼交加。周庄的道路就是这么奇怪,它与我们走惯了的水泥路,泊油路截然相反,一切的护养与装饰于它已无所谓,通红冲血的激情也与它扯不上边,只有自然和随意漾在其上。
在这随意之中,周庄渐渐清晰起来,辉煌如皇宫的沈厅,滨河而立的楼,坚硬而粗陋的石桥,委婉秀丽的流水和谐地成为一幅画。在周庄,种种生活真实得像戏剧一样,一幕幕不停地上演。沈万三一日飨资逾三万。贫民布衣以青菜果腹而与其同出;金溢彩精雕细刻得豪宅里忧郁不断低矮的民房中则传出欢歌笑语。
这样的周庄,已不是作为美术欣赏的周庄,不再是杂乱的房舍与流水形成的建筑群落。她只代表某种生活的风格。去看周庄吧!尝尽了山珍海味的暴发户见了,会为周庄人的朴素而歆慕不已;终年辛劳的贫苦大众,也会为周庄人的冷静而对生活感动;书生来了,悸叹于它浓郁的诗情画意;农民来了,仿佛看到了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农耕生活……周庄,以其理想之姿,顽固地生长在现实的土壤里。
篇二:一个好玩的地方作文
在我心中,一直有这样一个地方,能让我忘记所有忧伤,那就是我家三层楼上的一条“通道”。
当初在建楼房时,顶楼的墙壁是中空的,东、北两侧各有一个洞口,可以爬进去。我小的时候,时常带伙伴们到我家捉迷藏,伙伴们往往猜不到我会躲在那个洞里面。时间久了,伙伴们都知道了我的“小把戏”,那个洞也就成为我们几个孩子之间公开的秘密。
捉迷藏既已没有技巧可言,我又想了新点子。我向伙伴们提出挑战,看谁敢与我一起进洞“勘察”。有一个小男孩应战了,我们一前一后在洞中巧妙地向前爬行,仿佛是在探索一个未知世界,又仿佛在观察着随时会发生的紧急情况。最为得意的,莫过于有一回我带领五个兄弟姐妹,浩浩荡荡地排队向洞中进攻了。我感觉自己像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可以随时发号施令让他们停止或继续前行。当我们从洞中钻出,重见阳光的那一刻,我们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
除了玩捉迷藏、探险,这两个洞口还有一个用途,即储存我的小玩意儿。洞口很小,大人是进不去的,也想不到我会在里面藏东西,所以十分安全。有一回,表哥带我研制了一瓶明矾水,我们用这水在白纸上写下名字,待晾干之后,名字便不见了,放入水中又显现出来。我们玩得不亦乐乎。转眼便到了傍晚,表哥要回家了,我们便把剩下的明矾水装在被子中,由我潜入洞中藏起来,并和表哥约好下次继续玩。可惜,后来我们都把这件事忘了,待到想起时再去取那杯水,却发现杯子倒在洞中,水早已洒出去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为此深感遗憾。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高,逐渐钻不进洞中了,有好几回想硬往里钻,都险些卡在洞中,于是只好退出来。童年的伙伴们一个个地远离我到异地求学,我再也无法体会昔日带领他们爬进洞中威风凛凛的感觉了。
偶尔回家,跑上三楼,闭上眼睛,往日捉迷藏的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这是我心中最好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