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又穿梭于南门口那条熟悉的小巷子口上,左边是那位卖唆螺、藕汤的老爷爷,那藕汤就像一片海洋,里面的葱是若隐若现的绿洲岛;粉色的藕沉沉浮浮,就像一艘潜艇,透过窗孔,观察周围的动静。右边是“臭名”远扬的伍娭毑臭豆腐。臭豆腐被炸得像陷于沼泽的动物,时不时挣扎上来,又慢慢地沉下去。为了唇齿留香,排队的人一鼓作气钻进巷子深处。有一个大男人挤开身边的人群一头扎进去,就像黑色的大球撞开一排保龄球进洞,与六年前看到的景象一样。在这川流不息、人声鼎沸的闹市里,这两个小摊面对面拥在一块儿,香气相拥着氤氲而出。
“这些摊位生意这么红火,不能扩大吗?”路人甲说。
“可以呀,但很多小店小摊扩大之后质量就没有以前的好了。”路人乙应道。
是啊,小店子扩大了,房租多、服务员多、桌椅多了,总之,占的空间、背的负担就重了,它就不会这么单纯地靠质量与口味吸引食客了。像南门口的四娭毑,早年创业时专做口味虾,一个小摊虽然占据的只是狭小巷子的小小一角,却能香飘十里,美名远扬,让人有无限的空间来回味、来遐想。真是虾香不怕巷子深啊,好多向往民间美味的“吃货”一族,常常不顾路途遥远,慕名驱车前来大快朵颐。老食客们更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似的离不了这熟悉的美味。可是后来四娭毑经过20年的经营而家大业大,就长沙就有八家分店,并且经营的美食多而杂,少了特色,据报道说,近几年因卫生问题没少被曝光!
做学问也是一样需要专注。汉代的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算是专注的典范。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研习儒家经典,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建立了他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近代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他从唐诗下手,向古代典籍进军,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闻先生总是头发零乱,但他无暇及此;饭,几乎忘记了吃,但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就这样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两年里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两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这样的例子,浩浩文学史、科学史、艺术史,比比皆是,不一而足!
留一点专注给自己,常能做出一份卓越的成绩;
留一点专注给自己,常可抵达一种超越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