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现在打开手机,点开你常用的软件,花些时间研究一番,你就会渐渐察觉:微信的短视频只有十秒左右的时长,微博的字数限定在140字以内,豆瓣社区下的短评永远比长评有着更多的点击量……我们已经逐步走入了一个“碎片化”的时代,甚至每个人都深陷其中,并享受着它所带来的美好。
“碎片化”时代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急剧增加,从而导致了接触信息的成本大为降低。只要拿起手机,随意地轻点屏幕,信息的洪流便呼啸而来。留出专门的时间,捧起报纸、打开收音机显得十分过时,现在更流行的做法是:无论上厕所、吃饭还是坐车,随时随地地阅读、购物、社交。
正因为人们自己放弃了整块时间进行阅读、购物、社交的习惯,商家迫切地需要改变。很显然,把受众当做一个整体并不是一个适合于当今的做法。消费者所需要的碎片化是“精准”的碎片化。知乎根据后台系统的分析,为用户推荐他们最感兴趣的版块和知识;淘宝依凭不同的消费习惯,使消费者兴奋地购买了更多自己本不需要的物品。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而这样精准的碎片化给生活带来了太多的便利,以至于不论商家还是消费者,都会欢欣鼓舞地标榜这一碎片化为“自我意识的重新崛起”。
身处信息洪流之中的我们,很难发现碎片化生活所带来的“微小”的弊端。信息世界逼着人们不断向前进发、不断攫取新的信息以保证自己不被身边人所超越。即便有时意识到,这样对于信息的渴求是病态的,也只能随大流地重复着以往的行为。请你静下心来仔细地回想一下,你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读一本书了?你又有多少次看到一篇自己爱不释手的长文却因为读完所需要的时间太久而望而却步?于是,你点开了抖机灵的小段子博自己一笑,并安慰自己,当下的“小确幸”才是真实而美好的。
至于“个体意义的重新发现”,也往往是用来欺骗自己的借口。人类成长最快速的途径,就在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见识与现在的自己不一样的观点与世界,享受不一样的生活,但所谓“精准”的碎片化,却将这一切弃置不顾。人们整日整夜地听着自己以为自己喜欢的歌,购买着自己以为自己喜欢的衣服,读着自己以为自己喜欢的书,获取着自己以为自己喜欢的知识……且不论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可能极其浅薄而不完整,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坐井观天,甚至相当于自己把井口关闭地严严实实,然后沉浸在自己的世外桃源里,享受那微不足道的幸福。
再退一步讲,如果有人说自己能够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兴趣与志向之所在,碎片化的信息也并不能让人在某一特定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知识体系的建构总需要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系,其中最强的联系是因果性联系,而不是碎片化信息所带来的相关性联系。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下,倘若割裂地去看某一颗星星,它的美丽都显得不值一提。但偏偏这一切的有机组合,令人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与美好。以相关性联系去架构框架,是机器研究在实用主义魅影的指导下的行为,而并不能给“人类”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不得不承认,相关性的研究很可能会是未来的趋势,但人类应当记住,人类所区别于机器的最后一隅,可能就在于情感体验,如果人类连这最后的一块遮羞布都丢弃不要,我看不到人类战胜机器人的可能性。
碎片化时代的到来不可避免,这样的趋势也不能逆转。它带给人类的便利无可指摘,但我们也应当警醒一点——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有身为完整的人类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