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习习,金桂飘香,晨风拂过树梢,“沙沙、沙沙”,片片红叶打着旋,飘落在树下的一辆自行车旁,伴着21世纪的缕缕晨光,我出生了,出生在了这样一片繁华、祥和的土地上。
我的出生,其实是源于一篇《自行车之歌》的文章,所以,在我很小的时候,便每天与自行车们玩耍,他们也是我最亲密的伙伴,还记得那时,他们的数量还不多,早晨,就悄悄地偷停放在路旁,大多数人还不在清楚这些自行车是干什么的,似乎也不太愿意用早上的时间来追究,好奇的打量一番后,还是混入了脚步匆匆中。
那时候的日子可真是快活,这些或橙或黄的自行车们同呀呀学语的我一起与阳光邂逅,与微风嬉戏。多少花开花落,他们与我一起欣赏,多少日月更替,他们陪我静静观摩,随着时光流转,他们的队伍不断壮大,我也在一点点长大。一转眼,我已经从蹒跚学步的小娃娃长成了一个满地乱跑的小顽童了。
“咦,这个可以用吗?”那天早晨,有一位拎着公文包,衣着考究的先生拿着手机,急步走向自行车们,俯下身,仔细观察了一番自行车身,似乎是发现了什么,忽以如获至宝的神色,激动地举起手机,对准车身,嘀地一扫,便迅速俯下身,在车后的密码盘上嘀嘀地输入了四个数字,随着唰的一志,自行车便开锁了。他满意地将公文包往自行车筐里一塞,一边举起手机对着自行车拍了几张照片,一边嘴里念念有词“太好了,以后从地铁站到公司的这段距离就不用愁了!再也不用担心上班迟到了!”他一脚跨上车,哼着小曲骑走了。
随着他骑车的身影渐行渐远,我与自行车的结伴就尽人皆知了,一排排自行车穿行于大街小巷。清晨,那婉转动人的鸟鸣声中也多了嘀嘀的开锁声。看到人们因为自行车的便捷越来越开心,我的心中有说不尽的喜悦,我从没想过,那一辆辆小小的自行车居然能扫尽这么多人清晨的烦闷与痛苦,我追随着自行车们奔跑,看着人们喜悦满足的神情,我也禁不住兴奋地拍手叫好。
就这样,我闯入了人们的视野,也许他们觉得我甚是可爱,便给我取了个名字叫“共享”。
我的名字便迅速在人群中传播开来,不论是背着书包的,还是拎着菜的,无论是打着领带的,还是带着安全帽的,口中都讨论着我。新闻、报纸、广播、手机,处处都是我的身影,我在匆匆的行人中来回穿梭着,迅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我看着这欣欣向荣的一幕一幕,骄傲地前行!
那天,我挺着胸脯漫步在大街上,忽然发现灌木丛中、草地上、街角边、人行道上、甚至大路上到处都堆满了自行车,或红或黄、或横或坚、层层叠叠,将道路堵了个水泄不通。绕路走的老奶奶长长的叹息声,让我不禁垂下了昂着的头。
更有甚者,街边居然还出现了一排排的椅子,椅子背上竟然端端正正贴着二维码,上面还写着四个大字“共享椅子”。我不由得瞠目结舌,这怎么个共享法?难不成搬回家去?共享篮球、共享图书、共享服装、共享汽车、共享停车位……各种东西扯着我的大名,蜂拥而至。
我此时百感交集,我到底是为人们造福了,还是一直在给人们增添烦恼?我到底是为人们提供了方便,还是让他们背上了沉重的枷锁?我到底是为人们提高了生活质量,还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骗钱的条件?我到底是减少了资源浪费,还是创造了一个炒作的机会?我到底是帮助了他们,还是在潜移默化中使一切都统一化、大众化了?
20年后的情景,会不会是这样的:早晨起床,去共享餐厅领一份千篇一律的早餐,背着和周围人一模一样的共享书包,坐在共享电脑前听共享课程,中午抱着共享篮球在共享操场上奔跑,傍晚骑着共享单车回到共享公寓,一对共享爸妈正带着礼节性的笑容迎接我,不断嘘寒问暖,只听嘀的一声,所有的欢声笑语停止,共享爸妈转身出门,手机显示屏上赫然出现一行字“您的共享亲人服务时间到,继续服务请续费。”只剩下寂寞而凄清的那一方月色。
也许现在,早餐没有那么迅速,但每天早上便能在妈妈温柔的召唤中醒来;灯光没那么明亮,但每天爸爸翻报纸的声音却那么亲切;饭菜没那么随叫随到,但热汤中充盈着浓浓的爱意;房子没那么阔气,但有一派和谐的真情萦绕。
素辉悄悄撒进了乳白的窗帘,我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