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这个词我似乎听说过,今天特意搜索了一下。似乎被碎片了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时间、社交、阅读、购物……似乎生活中的一切都要被碎片化了?
要辨别碎片化是好是坏,首先得弄清碎片化是什么。
最早我听到这个词语是教导我们要学会见缝插针地利用细碎的时间。比如:我们利用上学时等待公交车或者地铁的时间,看一会要背的课文,读几个要默的单词,这样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不正是被倡导的好习惯么?
还有听到有关碎片化的消息是要我们学会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劳逸结合。新闻里医生不是经常提醒我们久坐不好,工作一段时间后必须稍稍休息或看看远处放松一下,这样的碎片化不是有益于健康吗?
然而又想想,似乎还有一种碎片化。而这种碎片化追根溯源被认为是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大爆炸引发的。相对于长篇大论,言简意赅似乎更受欢迎,于是博客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微博、妙拍等等。在我们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承受着海量的数据对我们的侵蚀:一段一段小视频从各种媒体上涌过来,一个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充斥于各大新闻网站。于是我们被身不由己的碎片化了。
那么这些小视频里、标题背后的到底都是些怎样的信息呢?是否有人尝试回答了屈原的天问?是唐诗宋词有增补了?还是名师巨匠又有佳作了?我们不妨打开手机,点开浏览器,看看几个所谓“吸引眼球”的标题吧,“某某明星复合了”、“国足谁谁谁炮轰了”、“名校老师骂人了”、“某某落难众人点赞了”……由此可见,充斥网络上绝大部分的信息是不值得我们去看一眼的,至于值得我们再看一眼的就更凤毛麟角了。若那些信息可以屏蔽掉,你就会发现我们的世界可以清静许多。
这反而让我发现,平时我们背得有些辛苦的诗词古文,当真是字字玑珠,篇篇经典,而且大都经典了千年呀!
事实上我在搜索学习资料的时候,反而觉得我们的搜索引擎很不方便,很多资料遍寻不着,而且通常前几条总是被一炒再炒的娱乐圈八卦或者广告霸占,除了偶尔一两个字符合我的搜索关键字,其内容和我要找的东西再无半点瓜葛。而后来我通过其他渠道发现这些要找的资料资料就在网上,而且是公开的,免费的。
由此我觉得所谓的信息大爆炸仅仅是整体的数据量而言的,而真正有益的,精彩的,重要的信息和数据还就是那些,增加的并不多,有些内容甚至是匮乏的。而当我们想要主动获得一些有益于我们的信息,你会发现无论是手段还是体验堪称糟糕!于是我们被推送的垃圾信息包围着,裹挟着,跟着被一起发酵着……而至于微信这样的社交应用,既然彼此热闹着,结果也就被彼此碎片着,倒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所以说,通过网络了解信息、互相沟通是一回事,沉迷于这些有着夺目标题的无聊细屑又或者忙于互相点赞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当我们关上手机,世界顿时清静了。当我们打开书本,那便是朗朗乾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