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书桌旁,翻开书,我开始读书。
四岁时,妈妈领着我初步跟“书”打交道。她总是带着我听手机里的懒人听书。听“宋氏三姐妹”,听“孙中山开国之父”……小小的我勉勉强强地听懂,时不时会突然叫道“孙中山”。这也许是听多了的缘故吧。
步入幼儿园时,我喜欢看全是图片的书。我总是能被图片上生动的小人所吸引。看了一本又一本。到最后,书都会被我淘气的小手撕坏,妈妈也是很无奈。想起自己的淘气,我感到哭笑不得。
有一回,我去外婆家。我打开了外婆家陈旧的小书柜,里面倒出一大堆连环画,旧旧的。我搬了一堆回家。里面的漫画人物真有趣。虽然图片下面的几行小字我不认识,但那些如蚂蚁般的字让我产生好奇。我跑去问爸爸。他告诉我“这个字念打,那个字念丢,这个字念虫”。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没过几天,我又忘了。我对这蚂蚁字就不太感兴趣了。
有一段时间,我爱把绘本上的图画剪下来,粘在画画本上,像收藏似的。神奇的是,只要多翻翻,整个故事就明白了。那时自以为聪明的我,给它取名为刘氏粘贴法。
步入小学,我开始对拼音产生了兴趣,认为这些比小时候的蚂蚁字体要好玩,好看得多。我开始读有拼音的书——《三毛流浪记》《皮皮鲁外传》《小猪唏哩呼噜》。这些都是我的挚爱。那时候以为知拼音者知天下,想想当年真是有点狂妄。
到了三四年级,我开始看《草房子》《丁丁历险记》《查理九世》。这些书好看易懂。不过看时一目十行,囫囵吞枣。那时候我喜欢看冒险类的书,很有趣。却常常被家长批评,说应该多看文学类的书。
进入高年级,喜欢上了唯美系的散文、小说、文学巨作。我学会了很多读书有用的方法,开始作笔记,常常看得废寝忘食。开始为阿辽沙不和谐的家感到痛心,林海音有趣的北平生活出现在脑海里。我迅速跟书成了好朋友。
小时候我和妈妈一起听书,长大一点学会看带有拼音的书,现在我读散文。
夕阳爬上了书。我那有趣的童年阅读史藏在我读过的那一本本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