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当”,陶瓷花瓶摔成了碎片。
在如今的互联网生活中,许多人会抱怨事情都被“碎片化”:时间成了碎片,阅读成了碎片,社交成了碎片……然而,这样碎片化的生活,真的就代表了不好,有如陶器摔碎了,便应得到人们的唾弃?
欧阳修曾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要三上:马上、枕上、厕上。盖惟此,方可心属思而。”散文大家欧阳修正是充分利用了生活中所余下的“碎片”时间,才会作出遗传至今的,令人感叹不已的文章。
如今生活余下的碎片,从“三上”,变成了等地铁公交,三餐之后等等的时间;从写文,变为了掏出手机——这也正是最为人诟病的一点。人们笼统的认为,只要是看手机,都是无益的。
互联网的确错综复杂,五花八门的应用令人眼花缭乱,往往打开手机,点这点那,最后便忘了最初打开手机的目的——也许只是看个时间、查个天气,亦或回条短信。但我们不能忘了,古代有游手好闲的人,也有像欧阳修这样抓住时间的伟人————没错,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我们都该敬奉他们为伟人。现实中也有这样懂得利用碎片的人们。他们点开手机,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浏览时政新闻,与朋友或客户进行交谈,继续阅读一本好书。他们不会像迷失的羔羊在其中乱转,更不会受互联网上形形色色的应用的吸引。在碎片化的过程中,这些人抓住机会,提升自我,最终在现实生活中脱颖而出。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互联网、手机、碎片,并非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因为这因人而异。在懂得自制的人的眼中,这些是宝贵的财富;而游手好闲的人最终也只会游手好闲,还会推卸责任,反过来批评是互联网生活让他们的生活成了无价值的“碎片”。
我将陶瓷碎片捡起来,用胶水粘合,又放回书架上。我依然喜欢这个花瓶——碎片构成了花瓶,花瓶也因这些碎片而独一无二,令人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