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妈妈那如繁星一样的往事中,有快乐的,悲伤的,有趣的……而深深打动我的是她学打水漂的事。
妈妈告诉我,她生活在70年代,那个年代的人大多生活都还解决温饱问题。妈妈每天放学回来都要挑水、浇菜、喂猪、喂鸡鸭、喂猫狗,接着还要帮着煮饭。干完这些粗重活,吃完饭已经很晚了,这时妈妈才能点着煤油灯做功课。第二天一早起来刷牙洗脸上学。中午回家又要洗衣服,根本没时间睡午觉。妈妈每天都重复地干着这样的活。
尽管这样辛苦,但妈妈还是有很多美好童年回忆。
妈妈经常在星期六放学后,和哥哥、同学去学校附近的鱼塘玩。在那里,他们最爱玩的就是打水漂。“打水漂”,就是找几块瓦片儿,顺着水面撇向远处,瓦片儿就会像蛇一样蹿走,河面上立刻出现一长串的波纹儿,非常好看。
开始妈妈总看到她的哥哥和其他高班同学手中的瓦片如水蛇般蹿来蹿去,妈妈也赶紧拾来瓦片,学着哥哥的样子把瓦片扔向鱼塘。瓦片一头扎入水中不见了踪影。妈妈一直找不到失败的原因,感到困惑。
最后,只好向哥哥请教。舅舅告诉妈妈,瓦片要光滑,没有棱角,这样才能打得远。最重要的是瓦片不能呈弧线飞入水中,入水前,瓦片和水面的角度要小于45度,还要使瓦片快速地旋转,这样既打得远,又蹿得快。
妈妈在地上找到一块瓦片,在石头上把它磨光滑,又在鱼塘旁找了个坡度较缓的近水处蹲着。妈妈右手拿着瓦片,信心十足地往水里一掷,只见瓦片如“飞鱼”演杂技般在水面上蹿,应和着清脆的水声,哇,妈妈终于成功了,她激动得跳了起来。
直到现在,一提起打水漂,妈妈仍会激动不已。
有时候我们到了河边妈妈还会拿着扁扁的石头教我和弟弟学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