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中断的时代里,“碎片化”渐渐变成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什么是碎片化?碎片化是信息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百度百科对它的释义是:把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下面,我想对“碎片化”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碎片化生活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语言的碎片化,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年轻人和老年人们的聊天方式有显著的不同,在使用QQ、微信等社交软件时,年轻人会把一个完整的句子或事件分成一条条信息逐条发送,而老年人们则会把一整句话或整段的话全部输入完再一齐发送。我曾问过一个同学为何要采取这样分段式的方式聊天,她解释是:一个个短句肯定比一大段的话读起来容易啊。我不能理解这其中的道理,实际上,我认为这样碎片化的语言可能是由于大师碎片化阅读带来的影响。
碎片化阅读可以在任何时候发生——只要你掏出手机。碎片化阅读速度快,不会耗费太多的脑力,并且在任何时间都能停止。阅读的内容大多短小精悍,人们习惯在任何空闲的时候拿出手机,来一段碎片化阅读,这样庞大的信息量甚至让我们产生了自己无所不知的错觉。可仔细回想一下,这些阅读量仿佛并没有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它们不过是些心灵鸡汤、养生指南、搞笑段子或是没有深度的新闻。我们以为自己在利用时间,而实际上我们只不过是把时间碎片化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对电子设备的依赖越来越强,我们总是习惯地不停按亮熄灭屏幕,在工作的时候不停注意观察着自己是否有新的消息。美国加州大学的信息学教授的一项调查显示,碎片化使现代人的智商下降,因为碎片化往往会使人陷入“多任务”的状态中,而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接受的新信息甚至会被存储到错误的脑区中,对认识水平和身体机能都有较大的影响。
然而,碎片化生活也不全是弊端。比如“碎片化传播”就对信息传播有着很大的帮助,它把原来“泛众传播”的模式,变成了更具个性化的“分众传播”模式,使信息的传播更具个性化,也更容易被接受。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我们可能会有些不知所措,不过,只要我们扬长避短,分辨清“信息”和“垃圾”,碎片化还是会对我们的生活提供许多便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