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时代渐渐地发展,注定了生活节奏的加快。起早贪黑、加班熬夜似乎已成为了生活的常态,见缝插针地休息,致使我们的作息变得碎片化。顾此失彼,我们可曾真正地享受过生活吗?
我身边有一个孩子,童年的时光无忧无虑,父母从不给他施加压力,在幼儿园的成绩却十分出挑,他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入学后,父母给他报各种兴趣课,原本可以“为所欲为”的双休日成为了忙碌的工作日。压力突然增大,无法从这碎片化生活中发现任何兴趣与快乐的他,在各民办初中入学考发挥失常,最终进入了一个普通的初中。
仲永和这个孩子的经历令人惋惜,而回想起过去的自己,不过也是学习生涯中的一个傀儡而已。想到我初三时的日日夜夜,浑浑噩噩地完成堆积成山的试卷,又时不时地被外物所干扰,事半功倍,碎片化的学习生活让我感到身不由己。眼见中考在即,我不应该成为被生活所左右的木偶!
所谓碎片化生活,就是在极快的生活节奏下,因为无法管理自己的作息与时间而产生的,它基本毫无意义和价值。所以,在无法摆脱这种快节奏生活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学会统筹和管理自己的时间。
初三的下半学期,经过一个月的寒假休整,我给自己设定了每天的作息。工作日回到家先完成数量较多的作业,小憩后完成余下的零散作业。意料之中的,在一个月的微微调整下,我似乎找到了学习的节奏,每天用完成作业后多余的时间复习,11点后准时睡觉。第二学期的课上,困意不再席卷全身,复习阶段的学习效率远远高于第一学期。最终在中考时稳定发挥,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学府。
节奏,不仅仅存在于音乐之中,更多地存在于我们主观的时间安排之中。发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原本碎片化的生活,就会渐渐归拢,成为一张完整的时间表。那时便会发现,其实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繁忙错杂,我们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更有意义的事情,这就是良性循环。
海德格尔曾惋惜道:“词语破碎处,无物之存在。”无论是碎片化的学习还是生活,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才能让破碎的时光变得完整。稍稍放慢脚步,反思自己的每分每秒,才能真正做到享受生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