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1世纪的跨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一次“大爆炸”,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我们的生活分割成了一个个“碎片”。在现代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碎片信息越来越多。有人鄙薄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但我却要为之鸣不平。
碎片化的阅读使阅读更轻松。在好几年前,当步行在小区中时,随处可见的都是些大爷大妈们带着老花镜,拿着份报纸坐在藤椅上细细的阅读着上面的新闻等。而如今,在地铁,公交等,随处可见的是人们人手一个手机,打开那些新闻app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有选择性的阅读。
碎片化的写作赋予文章亲切感。这些文章多数都由一些短句,断句组成,省去了大部分的描述性语句及过程性的句子。在我们父母那一代人,阅读就是抱着厚厚的书籍,拿着支记号笔划出重点语句,花上一个多月的时间来阅读完整本书。而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简短的句子便能使读者了解全文的大致内容,省去了中间的复杂环节,只凭关键字便能了解大概。
碎片化的时间使效率大为提高。当我们在煮饭时。可以将煤气灶上的汤煲起来,将洗衣机里需要洗的衣服定好时开始清洗。短短的半个多小时里便解决了可能需要耗费两个多小时来解决的问题。鲁迅先生说过“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喝咖啡的时间就是碎片化的时间。在同等时间里,合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购物等等一系列生活习惯上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数不胜数。而碎片化的方式是否都是有利的呢?答案是非也。
碎片化知识,顾名思义就是将知识分割开来呈现碎片化。社会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由于碎片化知识简单、灵活性好、针对性高等优点,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博、微信等手段来获取碎片化知识。很多人掌握了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却不能应用到自己实际工作中,有的人明明将问题的各个难点都一一解决,却费很大的力气才得到最终结果,不能将各知识点统一应用。这些都是接收碎片化知识的后遗症。
所以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碎片化形成一种趋势的时代,要让碎片化的方式发挥他最大的作用,减少它对我们的伤害,我们需要合理的规划好时间,有自制力,以及有执行力。当前的“碎片化的生活”无所谓好坏,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关键在于自己的态度,只要自己能专注、坚持,一样可以活得有意义、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