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作文网 > 体裁作文 >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通用9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通用9篇)

凌子芯

篇一: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

(文欧阳萱)

忆往峥嵘岁月,风华正茂斥方遒。东方红星冉冉升起,照耀中华历史长亭。中国是野火烧不尽的茵草;是大浪推不翻的航船;更是云层盖不住的红色星光。少年缓缓走进山园,与埃德加·斯诺先生一起把历史铭记于心,把红军故事诉说于人,把长征精神歌颂给全世界。

1936年,斯诺先生从“白区”前往“红区”。当时正是中国混战时期,通往目的地的途中,在拥挤的火车厢里,有人说红军是无情的强盗,只会勒索百姓;有人说红是杀人不眨眼的土匪,无数无辜生命死于他们大刀下;亦有人说,红军是农民心中的好人,为人民服务的人。外界的种种声音使他不解,但先生从不相信没有证实过的话,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于是,他满怀好奇地踏入了那片神秘的红色土地,去追寻关于中国红军战士的谜底。

他采访了许多红军战士,与他们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去过同一片战场,看过每一个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战士。在斯诺先生看来,红军战士们铁骨铮铮,忠贞不渝,是人民的英雄。

泸定桥,铁索连环,桥身被北风吹得东摇西晃,像欲翻的船只向红军叫嚣。狂风肆意拍打战士的胸膛,暗黑的夜里唯有战士们心中的火把在散发光明,那是一团永不熄灭的烈焰。战士们无惧万丈悬崖,因为要会师,要服从党的命令,要与敌人抗战到底,所以他们每每踏出的步履,都是神圣且坚定的。在战火弥漫、硝烟四起的时代,有那么一群勇敢可爱的人去抗争,在他们眼里,是数不尽的坚毅,是道不尽的情怀。雪地里、草地上都留着他们的足迹,深刻且清晰。外界是非黑白永远永阻挡不了向往光明的战士,只要他们心有国家和人民,泥泞坎坷又算得上什么。

故事翻页,一幕幕的历史场景,如一帧帧的画面在我脑海里滚动,我观览党的历史,走进红军的战场,去贵州遵义的木楼,去那片青青草地,去那座皑皑雪山。风吹脸颊,日光透过沼泽和湿地,我不再寻找战土的身影,但红军的精神,我感受到了,丰碑不朽,屹立于大地之上和雪山之巅。是英雄的汗水在编织中华的希望,红色的传说,是那样悲壮与难忘。

现在的中国,旗帜飘扬,那年那月的光与尘沙,终于照亮到祖国的各角落。在激情洋溢的年华里,我们终将奔跑在红色赛道,朝着赤色朝阳奋勇前进。光芒透过窗户洒在少年肩膀上,是爱意与期待。

岁岁年年,朝朝暮暮,党在我们心中何止几点。红旗飘扬,少年仰望,许下诺言"把一生奉献给中华“。

篇二: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

(文毛思睿)

《红星照耀中国》,曾名《西行漫记》。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红军重要人物,红军的战术和对红军战士的采访。

中国共产党反对帝国主义,他们认为要用革命的手段来恢复全部统治的,领土的以及经济的主权。还提出了反封建反军阀的政策……实行民主革命,以铲除地主和军阀,并建立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新方式。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民族主义有两要点:反帝运动和民主革命。

《红星照耀中国》主要介绍的红军领导人有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毛泽东朴质纯真,喜欢抽烟,吃辣。周恩来温和文雅,深思熟虑,会说英文。彭德怀很健谈,喜欢说笑,身体壮实。

红军擅长游击战术。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的破产,特别是农村破产。内地经济落后,缺乏交通,马路,铁路等,使人民能够自己武装起来。红军的军事中心地点,都多少被帝国主义者控制,但这种统治是不平衡的而且不统一的。在帝国主义势力范围之间,可供游击运动迅速发展。这些因素,都帮助了革命的游击战争的生长。

红军战士们提到共产党都很愉快。他们大多是穷人出身,帝国主义者和地主欺压穷人,而共产党却帮助穷人,所以中国共产党的队伍大多是由穷人组成的。红军战士们都充满了愉快与对生命的爱恋,具有耐劳忍苦的品质,始终不屈不挠,这一切都体现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中,体现在大大小小的人物中。

篇三: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

(文林宇彤)1936年,正是中国革命与战争最凶猛最动荡的时期。当我跟随作者走近西北苏维埃地区,寻找红色中国,我对当时的毛主席等领导、红军战士与人民大众有了崭新且深刻的认识。在苏区战斗工作、生活的人,他们的言行无不表现着乐观向上,甘于奉献,勇往直前,忠心爱国的红军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红色革命如一颗光华璀璨,熠熠生辉的“红星”,永远照耀着朝气蓬勃的新中国。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的领导。那么,这些领导人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他们的衣食住行是否远远高于人民的待遇呢?答案是否定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的朴实宽厚,令人敬佩又惊讶。他们才华过人,受到万众景仰,但毫无领导架子。他们与农民在夜晚一起散步,与士兵一起吃饭时说笑,住着简陋的窑洞,吃着粗糙的馒头,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我想,这就是他们在与国民党的斗争中取胜的重要原因,他们是深得民心的。

令我难忘的文字有两处,一是“共产党在西北所以到群众拥护,其当前的基础显然不是名尽其能,各取所需,而是有点像孙逸仙博士的主张,耕者有其田”。二是“有一件事可以说明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是有基础的,那就是在所有老苏区里,警卫工作几乎全部由农民自己组织起来担任的”。正所谓“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正是因为代表着群众利益,人民才会组织起来保卫自己的红色政权。中国共产党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不断推动革命事业向前发展。

原来我以为,当时人民的思想一定十分保守,然而事实是截然不同的。他们也会批评和抱怨,但更能团结一致,并支持“苏维埃”和红军,说明他们思想觉悟高,有共同的追求和目标,有坚定不移的信念,这在文章中也有深刻反映。

说到人民,人们就会就会提起红军。在《“真”的红军》一节中,作者写道:“旅长以下的军官,常常和士兵共同作战。一位外国军事随员说过,有一件事,可以单独说明红军和广大优势的故人军队作战的能力。这件事就是军官们习惯说:‘跟着我来,弟兄们!’而不说‘向前去,弟兄们!’”红军军官们把自己与士兵放在同一个位置,与他们心连心。这样团结一心的军队,怎么可能不取得最终的胜利呢?

书中没有华丽的描写,但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又生动的红星照耀下的中国共产党。翻开这本书,我认识了一群有气魄有抱负的领导者,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充满活力的苏区,了解了一段光辉灿烂的历史,并为之骄傲自豪。

篇四: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

(文李语嫣)

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斯诺对许多人进行了实地采访,向全世界展示了不一样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的情况。其中,毛泽东是他笔下最具有人格魅力的人。

斯诺笔下的毛泽东,是天资过人的;是一位天才军事家、政治战略家。他纯真质朴、机制敏锐,能用辣椒去说明别的国家支持他的言论,能对斯诺说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条件与日军之后的计划。这也让我心生敬佩:“毛泽东也太厉害了吧。”

在书中第四章对毛泽东有了更加详细的介绍,从出生、童年生活、父母教育到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都有一一呈现。十几岁时,他读了小册子后,开始认识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而后面经过不断的学习与思考,开始有了一定的政治觉悟和国家意识。毛泽东多么厉害啊!如果是我们,我们也不会认识得如此深刻。

以毛泽东为首的、为新中国改革开放奉献一生的人们,他们才华过人、质朴纯真,改变了那个黑暗的旧时代,开启、守护了民主的新时代。毛泽东是领导我国人民彻底改变命运与改变国家面貌的伟人。美国第三十九界总统卡特说:“我一生最佩服的人就是毛泽东”,“毛泽东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全世界”。

我对《红星照耀中国》感触颇深。这本书使我了解了当时中国的情形(苏区、白区;红军、白军),也使我进一步了解了红军与敌人开展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所以我们要感谢当时的人们,也要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篇五: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

(文周子晴)

走近名著

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尸横遍野,民不聊生;同时也有许多拯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平民的英雄人物,他们或民主,或聪慧,或勇猛………

在当时错综复杂的内外形势下,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的西北根据地,进行了犹如铜墙铁壁般的严密封锁,使红军的真实情况无法传出,外界群众所听到的,不过是国民党编造的谣言,致使许多不明所以的群众对于红军的存在,抱有怀疑甚至是否定的态度。直到一九三六年,美国人斯诺为了解答自己与世人对红军的种种疑问,冒着生命危险,克服种种困难,终于进入到红色苏区。从这一年的六月到十月,他用旁观者冷静、客观和有些幽默的笔触,带我们走进了那段红色岁月。

此书叙述了许多关于红军的事迹,例如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万里长征、民众对红军的拥护,以及红军的乐观精神,红军战士健康丰富的生活等等。

透过斯诺的笔墨描述,我们得以窥见红色根据地的建立、发展、不断壮大的原因;了解到在那片红色区域内人们的生活和战斗。

读后感受

对于此书,一看封面像是打仗的书籍,有种枯燥的感觉。后粗略翻阅了几页颇感索然无味。可细一想老师推荐阅读这本书不是没有原因的,于是我沉下心来,重新认真阅读完整本书,这才发现书中不仅有许多小幽默与乐趣,还描述了有着极强领导力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一大批卓越革命领导人,善于作战且大胆的贺龙、林彪等革命将领,还有活泼机敏的“红小鬼”,以及为自由而战的农民、工人……。

这本书的作者观点比较客观,实事求是,没有胡编乱造,读来令人心潮澎湃!

篇六: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

(文宋优优)

刚看到这本书的作者时,我有些惊讶,我想一个美国人,怎么会写有关于红军的书呢?翻开书我才知道,原来他是一名记者,80年前他怀揣着对中国革命和战争的种种好奇和疑问,冒着生命危险,踏进了红色苏区。斯诺用旁观者冷静客观,又带着些幽默的笔触,带读者走进那段红色岁月。

在书中,中国红军与敌人们斗智斗勇,通过各种巧妙的战术,成功突破敌军的包围,脱离困境,红军的足智多谋令我深感钦佩,25000千里长征,可谓历史的一大奇迹。

在这本书中出现了许多让人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令我最为钦佩的莫过于周恩来。周恩来出身于书香世家,骨子里流淌的却不是温和书生的血液,它流淌的是稳重,刚毅,坚韧的革命血液。他以思想知识为武器,为中国谋独立,为人民谋幸福,无论是在艰苦决绝的革命时代,还是在身居高位的总理之位,他都始终如一,他的心中向着人民,向着党与国家。一生殚精竭虑,死后将骨灰洒向祖国大地,他要守护这中华民族呀!

斯诺在书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如一颗闪耀的红星,照耀着中国的西北,且必将照耀全中国。”这本书是一部充满鲜血的历史图册,它让我们明白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所经历的苦难和牺牲,让我们懂得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来自昔日中国革命前辈们的浴血奋战。是那些革命先驱在狼烟四起,人人自危的年代,挑起了民族的大梁,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冲锋陷阵,赴汤蹈火。

当年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80年后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如同书上所说,共产党已如一颗红星照耀了全中国,让中国走上了富强繁荣的道路。

篇七: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

(文贺锦瑞)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一篇纪实性作品。作者埃德加是第一个在红色根据地进行采访的西方记者。他带着对中国革命战争的种种好奇和疑问,冒着生命危险,踏入中国的红色根据地。《西行漫记》于1937年在英国首次出版,1938年被翻译成中文,并流入中国,但是很快就成了禁书。

作者用幽默而富有文采的语言描写了一个个中国共产党战士及领导人,比如富有军事才能和超人胆量的贺龙、诚实纯朴的“姚”和李长林、温和文雅的高才生周恩来、志向坚定的毛泽东、可爱的“红小鬼”等等。他们似乎有血有肉地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些多是青年的战士大多经历过长征的洗礼,但他们没有惧怕过长征的艰苦,反倒一个个自豪地向作者讲述长征中发生的一件件事。

埃德加的作品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动荡错乱的时代,让我们可以用既不是“白匪”也不是“红匪”的视角来看待那段历史。他通过深入红色根据地而得出的资料,是研究红军革命的重要一手资料。

记得郭老师曾说,这个美国佬对事情看得还是很准很深的。的确,当时的红军确实有点像一支是人数较多的“土匪”队伍,但作者仿佛在1936年就明白,中国终将被红色所照耀。这位美国朋友刚来时还被称作“洋鬼子”,但很快便与红军打成一片,后来甚至还被邀请参加新中国成立21周年的庆典。

《红星照耀中国》为中国读者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不论是对众多红军战士的刻画,还是对长征的描写都是如此。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将该书与其它描写这段岁月的作品进行比较,了解不同人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观察和态度,对我们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篇八: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

(文林奕远)

今年,我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迷上了这本书,我还对此收获了不少的感悟。

这本书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详细地讲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红军将领以及红军战士们在中国革命的真实情况,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情况,也为世界各国详细地解答了各种关于红色中国的疑问。

最令我记忆犹新的章节是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战士共经过十条山脉四条河流,越过十二个省份,被无数军阀围剿。有些年纪轻轻的红军战士就在战场上断送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正如臧克家先生所说的那样:“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那是因为他早已活在人民群众的心里,他的死对于广大人民和老百姓来说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会被后人永远铭记于心!

毛泽东、彭德怀、徐海东……一个又一个领导人,他们虽出身卑微,却凭着一份救国救民的执念,壮大了红军,造就了今天。作为领导人,他们却毫无架子,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吃食,普通。衣着,简朴。磨难,受尽,却难掩他们那拳拳的爱国之心。不为功名,只为百姓。不求利禄,只求和平。欲问百姓们为何如此“偏爱”红军,那朴实的话语动人心弦:那是百姓的军,那是人民的军!

新中国建立在红军战士的忠骨上,今天我们所处的幸福安稳,也正是用那无数红军战士前仆后继换来的,向红军战士们致敬,向中国共产党致敬,工农红军的精神永存!

篇九: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

(文凌子芯)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经典作品,他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延安革命根据地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后,将这一切记录了下来。他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例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邓发、徐海东等等,作者描述领袖和将领的言谈举止,探寻他们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原因。另外作者还深入红军战士和根据地老百姓之中,对共产党的政策和方针,红军的生活,以及根据地的生产生活情况做了调查。

我读了这本书后,让我感受较深的是红军战士坚韧不拔、不怕牺牲的精神,特别是飞夺泸定桥的战役让我印象最深,久久不能忘怀,我为红军战士的不怕牺牲,不达目标绝不罢休的精神深深感动。1935年,红军将北上抗日,向天险大渡河进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但只有一座铁索桥可通过。红军要北上就必须夺取国民党镇守的泸定桥。红军为了跟敌人的援兵抢时间,但泸定桥离水面高,木板被敌人抽掉,只剩下铁索,对岸敌人疯狂向红军进行扫射,红军面临巨大挑战,但英勇的红军战士无所畏惧,冒着密集的枪弹,勇敢地攀着铁链向对岸杀去。前面的红军牺牲掉下,后面又跟进,经过浴血奋战,红军最终勇夺泸定桥,保证了主力部分不被歼灭在桥头。飞夺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为红军继续北上奠定了重要基础。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红军精神指引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勇向前,同时我必须树立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勤奋学习,加强锻炼,努力拼搏,全力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