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作息时间不断变得紧凑起来。人们的时间仿佛被撕的粉碎的纸片,散落在人生的长河中。
时间的碎片化,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时间越来越不完整。我们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支配自己的时间。这就好比一个学生在课间即使做不完所有的作业,但他也会抓紧这十分钟的时间去尽可能多的写几句话,甚至几个字。按照以往来说,课间的十分钟通常是留给学生们来休息放松的。这样学生们就能有更充沛的精力进行下一节课的学习。而如果我们一口气学习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大脑便会处于疲劳状态,造成学习效率下降,事半功倍。这时我们仔细思考一下,真的是这位学生自愿要在课间做作业吗?谁不想在紧张的学习过后放松一下,哪怕是是眼睛缓解一下疲劳也行。而在我看来,大部分学生在课间做作业都是迫不得已。由于学业过于繁重,如果不抓紧时间,那么剩下的作业便会拖到很晚,进而影响睡眠,导致第二天的学习效率下降。
与以往相比人们都是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般的田园生活。古时候人们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观念,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他们便起床耕作,当太阳落山时就回到家中休息等待第二天的劳作。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正是这种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使得他们的时间更加趋于完整,人们可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一起喝早茶、拉家常。进入16、17世纪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钟表这一伟大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进程,人们从此有了更为精准的时间观。在工业革命之后,准时上班更成了人类社会的常态,人们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是如同机器一般从早工作到晚,不眠不休。
鲁迅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还是有的。”诚然这是告诫我们要学会利用时间懂得时间的宝贵。可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时间这块海绵已经被我们挤得所剩无几了。正是时间节奏的加快与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巨大的竞争压力所导致的。假设一下如果我们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不会被生活所拘束,我们还会感到时间很紧缺吗?
由此看来时间的碎片化是必然的,我们无法去避免时间的碎片化,但我们可以将破碎的时间拼凑起来,试着在休息日中放慢自己的脚步,静下心来仔细去品读一本书,聆听一首古典音乐,喝上一下午的茶,悠闲地打发时间。而当我们再一次回到工作中时,时间依旧像散落在沙滩上的贝壳一般等着我们一一拾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