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台湾海峡发生6。2级地震,我家住在25层,感觉整座楼房都在晃动,我怕极了,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会给人们带来什么?要怎么预防地震……许多疑问在我的脑海里闪过,我久久地思索着。
我带着对地震的好奇和疑问,参加了由市地震局和少通社联合组织的“普及地震科普知识活动”。
这天,我们来到市地震局的会议厅,观看了地震“科普小贴士”。通过视频我才知道原来防震减灾与家具的摆放都是有讲究的。比如:床铺不能摆放在吊灯下,高处不能放置重物。在不同的地方遇到地震,要采用不同的逃生方法。如果是在家里遇上地震,千万不要慌张要冷静。如果来不及逃生,最好躲在小空间的墙角,如卫生间、厨房等,千万不要躲在阳台上。如果在学校碰到地震,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疏散等。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地震局局长给我们介绍地震的成因,地球在公转和自转的时候,断裂带摩擦产生能量,能量在地幔中不断积累,当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开始释放,于是形成地震。地震的强度和震源的深浅成反比。地震其实是一种自然现象,没有什么可怕的,只有认识它,就可以预防它。早在东汉时期,有一位科学家叫张衡发明了地动仪,用于测报地震。现在我们国家可以用卫星测报地震,地震的测报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活动中最叫人难忘的是参观地震测报仪,不同结构的建筑物抗震试验和模拟在不同环境里遇到地震时的逃生体验等。
通过这次科普活动,使我加深对地震的认识,学会了预防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同时结识了一些新朋友。这样的活动就是一节既生动又活泼的自然科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