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岁,我们已为旅行而热血沸腾;
十二岁,我想去维也纳;
十三岁,我想去“音乐之都”——维也纳。
走在维也纳那古老的石板小路上,闻者路边那浪漫气息,令人陶醉的玫瑰花儿,享受着来自太阳的日光浴,如同天堂一般。
走进路边的小咖啡馆,点上一杯热乎的咖啡或可可,然后一边品尝着手中的茶点,一边透过玻璃窗看着外面的世界。楼内那精致的画框与照片,小巧的桌椅,窄窄的楼梯,与室外在枝头鸣叫的鸟儿,阳光,一切都是如此的朴素,真实,整洁。
放下手中的空杯,离开小楼,再一次回到那由青色石板铺成的朴素的小路。漫步着,望着远处那棕色可爱的小木屋冒着一缕炊烟,看着这一只只小蜜蜂在小花间飞进飞出,忙碌着。这一切真是舒心呐。
这时,也许会有一个浪尽天涯的维也纳笛手来到你的面前,吹起一曲如泣如诉或者轻松欢快的调子给你听述说着他那穷苦而又快乐的人生活,祈求着你来施舍点东西给他。
来到广场上,一名小提琴手正拉着他的小提琴,那表情真是陶醉啊。此时,你一定会想加入那结伴群舞的人群中,与他们共舞。
很快,群舞结束了,人们各自散去,你则进入了市中心。
瞧,多么美妙的市中心,红色的巴士,形态完美的公共用椅,兼任你就吹笛子的流浪乐手,朴素的房子,都是那么的整洁,那么的舒心。
可是,这是我的幻想,我也不知道维也纳长什么样。
十四岁,我为维也纳而沸腾了热血;
二十岁,我未能去维也纳,因为我在上大学;
二十八岁,我未能达成去维也纳的愿望,因为我工作很忙;
何年何月,我才能来到“音乐之邦”——维也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