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元宵节、七夕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我最爱的是春节。在那夜,每家每户的人们都聚集在一起,吃团圆饭年夜饭,那种其乐融融的气氛是最令人难以忘怀的。
在新年之前,按照老百姓的风俗,要迎神供奉,挂春联、贴桃符等。在三十早晨,人们要带着家里的男丁去祭祀祖先;到了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伴随着欢乐声和歌声,时间慢慢流逝,共同来迎接新年的到来,这就是守岁。守岁是儿女对父母的一种祝愿,是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中,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的一种美好祝福。到了12:00的时候,人们欢放爆竹共同欢庆新的一年的到来。在新春的第一天,人们都要换上新衣服,往来拜年。新的一年开始了,俗话说“新年新气象”,祝愿大家都有一个好的开始。
节日,一个多么温馨的词。千百年来,在诗人的笔下,有有着优美的意境:“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跃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宵节的彩灯,映射着乡里族人的情绪,默默地守候,化为淡淡的哀愁;“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这中秋的明月,投影下一地细碎的乡愁,静静的思念,承载着浓浓的祝福;“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登高望远的时刻,秋风就在思乡心切的旅人身旁轻轻的吟唱;“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除夕的爆竹敲响了新年的期待,融融的喜悦昭是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
节日是一种民族文化,我们每一次庆祝节日,都在有意无意的延续这种文化。具有含蓄、深沉特点的中国节日,凝结着深厚的民族情结:端午思贤臣,中秋念家人,重阳尊老者,清明怀故亲…这些载誉千年的美德,历史弥新,永不褪色。其实,我们在庆祝传统节日时,也就是在弘扬民族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