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咣当!”伴随着教室门清脆的响声,A同学气喘吁吁地冲进了教室,瞄准自己的座位就跑了过去。“站住!”书法老师威严低沉的声音刹那间把我们的目光吸引了过去。大家都窃窃私语起来,八卦着这是怎么了。A同学显然也有点摸不着头脑,一脸茫然地站在门口。
“进门不知道敲门啊!没看见已经上课了吗?怎么这么没礼貌?”书法老师皱着眉头,严肃地说道。哦!原来是为了这个!我恍然大悟。看着他被书法老师拎出来“政治教育”,我心里默默地为他点了柱香。可怜的A同学啊!他迟到是因为作业有问题被班主任叫去谈话,刚刚被班主任教育完,就又落到了书法老师的手上,他心里得有多郁闷……还没等我想完,就听到了书法老师严厉的声音:“回去重新敲门!”
什么!这下,不光A同学,我也傻了眼。“书法老师有点小题大做了吧?这么一件小事,说两句也就过去了,干嘛要重新再敲一遍门?”同学们听到书法老师的话,顿时哄堂大笑,觉得这件事太好玩了!“笑什么?”书法老师锐利的目光在教室里一扫,大家顿时鸦雀无声。A同学见老师如此坚决,无可奈何地走出了教室……
“咚咚咚,咚咚咚!”刚一出门,A同学就在门板上敲起了急促的鼓点,一遍接一遍,“咚咚咚!咚咚!”可书法老师却盯着墙上的一幅书法作品旁若无人地欣赏,对门外的“敲鼓声”充耳不闻。看着这一场好笑的闹剧,同学们再也憋不住了,大家弯腰,俯身,挤眉,弄眼,“轰”的一声大笑起来!
“你过来!”书法老师仿佛没听见大家的哄笑声,径直向A同学摆了摆手,A同学立刻恭恭敬敬地出现在了教室里。“我告诉你,敲门要敲三下,不能太急促,给里面的人一个反应的时间。如果等了一会儿,没动静就再敲三下……”书法老师竟然在教A同学如何敲门!“天哪!书法老师……这做法也太好玩了!”同桌压低嗓门,在我耳边说道。
写字老师的目光在教室里巡视了一圈,随后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礼仪”二字。“古代中国人一向以礼仪之邦自称,也因此受到了各国的尊敬。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礼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写字老师缓缓地说,神情严肃中还夹杂着几分沉痛。“可是近年来,中国人却以没礼貌在国际上著称。中国人到过的地方,留下了‘×××’到此一游的刻痕;著名的卢浮宫水池前,有人在洗脚;更有甚者,在国外乱闯红灯,给中国人抹黑……”
不知何时,班里的笑声已消弭于无形。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写字老师的一番话,心里心潮澎湃。
“很多时候,从一个人的举止行为中,就能很轻易地分辨出这个人的人品如何。你们现在连如何敲门这样基本的礼节都不知道,以后又能有什么成就?就算有了成就,到了国外,只怕也会给中国人丢人现眼!”写字老师严肃又感伤地说完了这番话,“一个人可以学习不好,但绝不能没有礼仪!”
老师的这番话,说得我羞愧地低下了头。是啊,连礼仪都不懂得我们以后能有什么成就呢?礼,本来应该是做人之本,可我们却一直在忽略它,一味追求成绩。今天的事情不正证明了这一点吗?
后来老师说了什么,我已经听不见了。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吗?学校已经为我们开设了好几年的思想品德课,从小我们就背诵着“红灯停,绿灯行”的歌谣。若是这些行为写到考试题中,同学们100%能做对。“为什么不对?这是什么行为?该怎么做?”都回答得头头是道,可在生活中真的遇到这种事,仍然是我行我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懂礼仪并不可怕,因为不懂可以学,可怕的是懂得礼仪,却偏偏做出没有礼仪的事来。
如今的我们,最应该反思的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