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候,我们摩肩接踵地坐着,就如同《史记·日者列传》中的正襟危坐一般严肃,一丝不苟。
远处,是那抑扬顿挫的读书声;近处,便是高尔基先生那“书籍是人类进步阶梯”的名言。他像父亲的深深教导,又像是母亲的声声劝告。
俗话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正在我年近五六岁时,就开始接触了那远近闻名并流芳百世的好书,年小不懂事的我,正式照应了“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句古话。正拍着桌子的我,如同黑社会老大一般,强词夺理的对妈妈嚷嚷道:“妈妈,读这个有什么用?远看是本本子,但是呢,近看也不过是有几张纸构成的本子罢了。并且,仅此而已!”一旁,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姐姐,她是个一心想要做个“乖宝宝”的人,他对读书的好奇心,老早已被我扑灭。看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还是说的有点道理。这是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是,妈妈竟然还不慌不忙的解释道:“这本书,你可别小看他,《弟子规》可是教育孺子的最佳书籍,并且,你可别总是看他由几张纸构成,无论是什么书,他都是由知识构成的,知道不?”
妈妈这番话说的我恼羞成怒,可是又不敢抱怨着什么。为了对得起妈妈说的这五十个字,对得起妈妈这些浪费了的脑细胞。在这些年,我给书诊了一出:书的价值在于贡献他人知识,而人的价值也如同书一般,贡献给他人。
有句古话说的妙,“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所以鲁迅先生才说“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再说,谁说只有名著才能算得了好书?你就算请个数十头老黄牛来拉我,你都拉不走我的观点,若真这样,那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我知道,他大概意思是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所以就需要你的勤奋去解决。而读书就是个好方法,若只看那些名著,知识就能提高,提高,再提高?那么,你就把这个世界想的太美好。因为读书好,所以读好书。这虽然不错,但是并不是说只有名著才是好书,所以你需要读更多的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愚蠢的智商,还可以让写作水平大大提高。这难道还不是一举两得的事吗?